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基础开挖11、测量放线必须准确,护桩牢固。12、人工开挖基坑时,要注意路基填筑层的异常变化,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施工,待情况处理完后方可继续施工;当AB料松散不能开挖成形时,采用混凝土护壁人工开挖。开挖深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13、开挖基坑时应将沉降观测标基坑同时开挖成形。成孔至设计深度以后,应会同工程有关各方对成孔深度等进行检验,检验合格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钢筋笼、模板安装21、钢筋笼在起吊,运输和安装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安装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吊装完毕以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检查合格后立模,并加固,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立即浇筑砼。22、成孔施工应一次不间断完成,成孔完毕至灌注混凝土的间隔时间不应大于24小时。2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进行二次收光,模板拆除后,对有缺损的地方必须进行修补,保证外观质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跟班作业,确保预埋螺栓位置的准确。24、沉降观测标将作为结构物进行最终验收,其外观质量必须保证,要求PVC管必须埋入混凝土内20cm,顶部按测量队交底进行沉降观测孔的埋设(预埋直径5cm,深7cm的孔)。
f3、综合接地:ZH140型和ZH160型施工时,在基础沿线路方向小里程侧面预制2个桥隧型接地端子(L型),接地端子尾部焊接的Φ16连接钢筋要求与基础内的2根结构主筋可靠焊接,若基础结构钢筋直径小于16,应保证连接钢筋与两根结构钢筋焊接并确保焊接面积不小于2002,接地钢筋与基础地脚螺栓在基础内不连接。基础下部接地端子与分支引接线一端栓接,实现与贯通地线的连接。接地端子通过引接线与通信信号电缆槽内的接地端子连接,接地引接线与贯通地线同材质通截面。为了进一步提高路基地段接地性能,沿线接触网支柱基础和拉线基础钢筋均作为接地极使用,在制作基础网支柱基础时,应预留满足综合接地要求的接地端子和连接线与电缆槽内接地端子连接。因此要求电缆槽内,对应每个接触网基础处应设有接地端子与接触网基础相连。区间支柱基础施工时,取消图中路基面以上接地端子,仅预留路基面以下(10处)1个桥隧型接地端子。装有设备的支柱需在路面以上10处增设接地端子(L型)一个。4、成品保护接触网基础施工完毕后,必须对接触网立柱基础混凝土、预埋地脚螺栓、综合接地端子及沉降观测标进行保护。接地端子必须垂直,不得歪斜。基础上露出的螺栓应采取内涂黄油,外用黄胶带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