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地线均设三处连接,每处间距为300m~600m;变电所、分区所、AT所的CPW线采用两根截面为150mm2的铝芯电缆,其它保护线(PW)与综合地线连接的引下线及CPW线采用一根截面为150mm2的铝芯电缆。
f(2)为改善综合地线的接地效果,路基地段接触网支柱基础与综合地线连接做辅助接地极,连接材料采用Ф16的圆钢,圆钢一端与接触网支柱基础的地脚螺栓采用“L”形焊接工艺连接,另一端在电缆槽内设置预留端子排,为综合地线的连接预留条件。(3)对于隧道内吊柱,若采用后植化学锚栓锚固时,通过底法兰与保护线(PW)连接实现安全接地。若采用预埋槽形滑道方式锚固时,吊柱的安全接地通过二次衬砌内的环向钢筋实现,具体施工工艺遵照《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暂行)》(铁集成2006220号),由隧道专业完成设计。516贯通地线及引接线敷设(1)贯通地线和分支引接线敷设在信号电缆槽内,贯通地线设于电缆槽底部,接地端子预设在信号电缆槽内,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设短分支引接线,与贯通地线间采用压接方式,与接地端子间采用线鼻栓接连接。(2)在路桥、路隧过渡段贯通地线应平顺连接,不允许形成死结,电缆槽对贯通地线不得形成挤切。桥、隧过渡段贯通地线沿电缆槽平顺连接。双线隧道与单线隧道过渡段贯通地线沿电缆槽平顺连接。(3)贯通地线在电缆槽内每隔50m左右用欧姆卡固定在电缆槽底部一次。在电缆敷设完成后,贯通地线上方覆盖约5cm厚细沙土,尽可能保有水分。52隧道内各专业接入综合接地系统的地线种类1信号沿线信号设备所有相关多属设备外壳的安全地和屏蔽地、工作地等。2通信沿线漏泄电缆悬吊钢索、通信电缆金属外皮等的屏蔽地线,通信设备接地,避雷器的安全接地。通信站、微波站、无线基站在满足综合接地总体设计原则时,可接入综合接地系统。3电力:电力电缆的金属外皮屏蔽地线,电力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线及设备外壳接地线。4电气化:接触网的回流线(或PW线)接地。5其他:沿线信息化系统设备的安全地线和屏蔽地线、工作地线;无碴轨道板、隧道内非预应力钢筋接地;沿线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内金属构件的防感应接地。53工艺要求
f1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制造,不锈钢材料的成分应满足:Cr≥16、Ni≥5、Mo≥2、C≤008,如GBOOCr17Ni14Mo2。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M16,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2接地连接宜采用不锈钢连接线,由钢丝绳,二个线鼻以及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