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大陆秦汉史研究综述之探析2013年的中国大陆秦汉史研究,在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势头的同时,拓展了研究的空间,出现了一批学术水准较高的论著,在部分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出版相关著作和论文集40多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如果就个人的研究成果统计而言,当以王子今最为突出。他出版了三部著作《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合著1、《细说秦汉》合著2、《中国社会福利史》合著3,发表学术论文23篇,并在《中国文物报》、《光明日报》诸报刊发表文物考释、读书随笔、学术综述等11篇。以一人之力而有如此丰厚的收获,实在令人惊讶和钦佩。正是由于一大批学者孜孜不倦的努力,才出现了秦汉史研究全面推进和步步深入的可喜局面。兹依据见闻所及,分七个专题综述如下。为了节省版面,对作者的尊称一律省略成果出处凡是学报“社科版”者皆略去三字。遗珠之恨,恐所难免论说失当,尚祈鉴谅。一学术交流与成果结集重要学术讨论会议有: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西安,8月11日至15日,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主办,由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西安市文物保护考
f古所、咸阳师范学院等单位承办。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台地区以及韩、日、英等国的200多位学者参加了年会,提交会议论文含提要175篇。在这次规模空前的盛会上,与会者围绕“政治与制度”、“学术与文化”、“简牍与考古”、“农业与科技”四个中心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特别是对新出张家山汉简相关问题的讨论,构成了此次会议的明显热点。与之相关的会议论文多达45篇,并有多位学者在大会发言时交流了研究张家山汉简的心得体会。这充分反映出重视利用新出考古资料、注意跟踪学术前沿问题,已经成为秦汉史学者的共识。会议还选举出以周天游教授为会长的新一届秦汉史学会理事会。与前几届年会一样,一批海外知名学者来自日本的学者东晋次、江村治树、鹤间和幸、吉村昌之、太田幸男等人,来自港、台地区的学者管东贵、廖伯源、陈文豪、吕宗力等人参与了盛会。会后,还有几位海外学者继续在大陆进行学术活动。如廖伯源、陈文豪、吕宗力三人在参观大同之后,又到达北京,在中国文物研究所进行了一天的学术访问。笔者与在京的秦汉史学者10多人一道参加了此次活动,气氛热烈而愉快,在轻松随意的交谈中,学术交流的收获似乎更大。今后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年会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