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测量平均速度
▲知识点一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原理:vs;
t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刻度尺、停表。实验时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停表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再用公式vs计算出小车在该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t实验目的:①测量下车下滑时的平均速度;②探究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变化特点。实验步骤:1如图,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s1。3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测出小车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s2,然后测出小车由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2。5记录实验数据并求出相应物理量。
次数123
路程m
s116s208s3____
运动时间s
t150t228t3____
平均速度ms1
v1______v2______v3______
分析与论证: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v1v2,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下半段路程的速度,从图中我们可看出下半段的路程s3s1s2,下半段的速度
1
f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v3
s3t3
s1t1
s2t2
,三次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依次是:v3
v2
v1。
实验结论:小车在从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
2注意事项(1)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答:便于测量时间和让小车停止运动。
(2)斜面的坡度为什么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答:斜面的坡度过小,小车可能达不到底部;斜面的坡度过大,记录时间不准确,导致实验误差大。
3如何测量小车在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答:先测量全程路程s1,总路程减去上半段路程s2,下半段所用时t2,全程
所用总时间
t1减去上半段所用时间
t2,则v下
s1t1
s2t2
4实验中为什么要求多测几组数据。
答:为避免因实验偶然性带给结果的误差,增强实验结论的普遍性。(5)如何测小车下滑的距离。答:小车的距离为车头到车头距离,不是斜面的长度。(6)小车下滑的要求答:小车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且保证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释放。(7)测量过程能否改变斜面坡度?
2
f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答:测量过程中不能改变斜面坡度。(8)测量中的偏大、偏小问题答:若小车开始开始滑动后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小(偏大偏小),测量平均速度偏大(偏大偏小);若过了终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大(偏大偏小),测量平均速度偏小。▲知识点二超声波测距离、频闪摄影装置含有超声波发射装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