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常数或电磁波速做现场标定,且每座隧道应不小于1处,每处实测不少于3次,取平均值为该隧道的介电常数或电磁波速。当隧道长度大于3km、衬砌材料或含水量变化较大时,应适当增加标定点数。2)标定可采用下列方法:在已知厚度部位或材料与隧道相同的其他预制件上测量;在洞口或洞内避车洞处使用双天线直达波法测量;钻孔实测。3)求取参数时应具备以下条件标定目标体的厚度一般不小于15cm,且厚度已知;标定记录中界面反射信号应清晰、准确。4)标定结果应按下式计算:式中r相对介电常数
v电磁波速(ms)t双程旅行时间
sd标定目标体厚度或距离(m)。6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工艺流程衬砌质量地质雷达无损检测工艺流程如图4。
f检测前的准备:清理检测场地,确保无障碍物,每5m做一个里程标记
检测前:检查里程标记有无遗漏,连接主机和天线,现场调整参数调试采集信号
检测过程:首先确保雷达天线和衬砌混凝土表面密贴,然后采用每小时3KM的时速匀速移动,每5m在对应里程处打一标记
软件后处理:将采集的原始数据通过软件后处理,设置零线、介电常数、滤波等
资料解释:将软件后处理的结果和设计资料对比,得出检测数据和结论
反馈施工
图4衬砌质量地质雷达无损检测工艺流程
操作要点1、现场检测人员要保证雷达天线密贴衬砌表面行进。2、现场检测人员密切配合,保证天线实际检测位置与标记线位置吻合。3、检测天线应移动平稳、速度均匀、考虑仪器扫描速度与实测条件,天线移动速
度宜为3~5kmh匀速前进。4、现场记录要保证记录测线号、方向、标记间隔及天线类型等,随时记录现场产
生电磁波干扰的物体如渗水、电缆、铁架等及其位置。5、纵向布线应采用连续测量方式,扫描速度不得小于40道线s;特殊地段或条
件不允许时可采用点测方式,测量点距不得大于20cm。6、建立完善的衬砌质量无损检测工作管理制度,按照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招标
文件、技术指南以及相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开展检测工作。7、定期对检测设备、仪表性能进行检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一切设备运转正常。8、地质雷达无损检测资料是反映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现场检测技术资料应
随施工进度同步整理,按类型、时间归类,并保证及时、准确、真实,不得私自涂改、仿造、随意抽换、销毁、丢失,资料应做到内容齐全真实,书写字迹端正清楚。
f9、检测人员员对各种原始记录都要认真保存,对上级主管部门发给的质量标准和有关安全、质量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