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课题2
导学目标: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
广西大学附中李雪琼
导学案
1认识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能正确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会设计实验证明酸和碱之间能发生反应。4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5会利用中和反应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
一、目标导航,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60~61页,了解盐和中和反应的定义,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和在实际中的应用。盐:。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例如:。【提问空间】自学后我不清楚或感兴趣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共同设计实验魔术,并派人表演、讲解魔术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供材料〕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烧杯、锥形瓶、试管、滴瓶、滴管等。〔温馨提示〕设计这类魔术的三种药品分别是:酸溶液、碱溶液、酸碱指示剂。
药品操作现象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评价〕请你从设计的合理性、现象的明显性,结论的严谨性等各方面对各组同学的魔术和讲解进行评价。。【微观探究】稀盐酸中含有哪些粒子?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哪些粒子?这两种溶液混合后有哪些粒子?〔资料提示〕1查看课本第57页本单元课题1图1010,了解氯化氢和氢氧化钠在水中解离出什么粒子。2.查看课本第60页本单元课题2图1014,了解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有哪些粒子。3水很稳定。宏观:水在2000℃以上才开始分解。微观:室温下,1亿个水分
f子中,只有1个水分子发生解离。
根据以上知识,尝试写出你所设计的探究实验所选药品中的粒子以及它们混合后的粒子。酸溶液中的粒子碱溶液中的粒子混合后溶液中的粒子反应实质
〔归纳总结〕酸→碱→酸碱→盐→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课堂作业】

。。
1.下列化学反应与反应类型不相符的是()A.NH4HCO3NH3↑CO2↑H2O分解反应B.CuOH2SO4CuSO4H2O中和反应C.2Na2H2O2NaOHH2↑置换反应D.CaOH2OCaOH2化合反应2.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3.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