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数学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1.具的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教学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3.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4.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软件开发能力。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数值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法、信息论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五、学制一般为4年。六、学位授予理学学士。七、毕业合格标准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2.通过培养方案的全部教学环节,总学分达到166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59学分,实践教学5学分,课外培养计划2学分)。
f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课课程程类性别质
普必通修教课育课程
选修课
必修课
学科基础课程
选修课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学
其中
建议修读学期及学分分配
分时实验上机



内外内外12一34二56三78
备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2
3
课外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42
3
课外8
中国近代史纲要228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
60
6
概形论势与政策ⅠⅡ232
2
6
1
1
课外6课外36课外32
4
大学外语BⅠⅣ16288
44
44
4
体育ⅠⅣ
4128
11
11
1
普通物理IⅡ
8144
33
普通物理实验
264
2
军事理论
116
1
见全校公共选修课总表(要求学生在七类课程中选四类课程,每类各至少修读15学分,总计不少于8学分)
3
数学分析IIII12304
44
4
习题
5
高等代数III8192
44
习题
空间解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