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是继识别、记忆、注意、思维之后的属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新名词。首先使用该名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uddFlavell)。尽管迄今为止对此概念的表述尚未统一,但一般都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其实质是认知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它含三部分:元认知知识(对认知活动过程、结果及相关信息的认识)、元认知体验(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主体对认知活动的监控与调节)。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的主体,它表现为主体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知识的特点和学习的要求等定出计划、选择策略、评价其有效性、作出补救措施等。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具有较高的元认知水平,学生就能有效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调节,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基础教育阶段的元认知教育是学生学习由他主到自主的一个过渡过程,该阶段的顺利进行对于学习者学习方法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元认知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是终身学习有效进行的前提,需要把元认知能力的发展作为核心目标,让学生掌握学习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等,完成个性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
1元认知的概念
在众多的元认知定义中,以元认知研究的开创者Flavell所作的定义最具代表性。1976年,他将元认知表述为“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它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
15
f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1981年,他对元认知作了更简练的概括:“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ABrow
与LBaker也认为,元认知是“个人对认知领域的知识和控制”。可见,元认知这一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二是对认知的调节。也就是说,一方面,元认知是一个知识实体,它包含关于静态的认知能力、动态的认知活动等知识;另一方面元认知也是一种过程,即对当前认知活动的意识过程、调节过程。作为“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被认为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2元认知和认知的区别
元认知和认知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内容
认知活动的内容是对认知对象进行某种智力操作,如对一列数字求和,就是将一列数字按照有关的运算法则相加。元认知活动的内容则是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监控,如阅读中的元认知活动有:确定阅读目的、自我提问以检查阅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