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滚珠架
近期探索游戏区新投放了“滚珠架”,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玩的人越来越多。于
游戏是,老师们开始思考:这个滚珠架还能怎么玩?怎么玩孩子们会喜欢?孩子们能够得
来源到什么样的发展?一次,老师发现有几个孩子摆弄废旧的PVC管,还利用大大小小的
废旧纸箱、牛奶箱进行拼搭,玩的不亦乐乎。由此,设计了活动区游戏“滚珠架”。
1喜欢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发现游戏
预期中的秘密并分享。
目标
2感受大带小、互相帮助取得成功的
快乐。
新增滚珠架、小书、记录表等
材料图
投放片
1选取适当的轨道、立柱和小书中自
游戏玩法
己想拼搭的滚珠轨道。2大带小根据小书尝试拼搭滚珠架,
使滚珠顺利的沿着轨道滚落倒地。
3、哥哥姐姐记录自己拼搭的滚珠架。
游戏推进一:
观察:孩子们对滚珠架的兴趣非常浓厚,都想玩滚珠架。但滚珠架材料只有一份,
观察分析
不一会儿矛盾出现了。洪霁琛哥哥说:“你别挤我,是我先来的。”叶启达哥哥说:“你这样不公平,我们这么多人应该要剪刀石头布决定。”洪霁琛哥哥说:“剪就剪”经过三轮的剪刀石头布,最终叶启达哥哥带留皓辰弟弟和林思翰哥哥带着陈思源弟弟
争取到了滚珠架。
1
f叶启达哥哥带留皓辰弟弟和林思翰哥哥带着陈思源弟弟看书拼搭小型滚珠架。启达在拼搭的时候发现少了一根柱子。他和林思翰观察了小书半天,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少了哪根柱子。于是,他看书,林思翰数柱子,一根一根比对,最后发现了在最外侧还要有一根柱子。找到了问题所在,两个哥哥开心的带着弟弟们重新搭建。
分析:教师“闭上嘴、管住手、张开眼睛、相信孩子”这样“退一步”的做法,激发了孩子们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孩子们游戏时候发生的矛盾和问题
2
f正是孩子们自主参与游戏,自发解决问题的基点。在本次游戏中存在以下问题:1游戏材料只有一份,但想玩的人很多。2游戏材料比较复杂,每个轨道、立柱、挡板、搭扣都有作用,虽然有小书的指导,但是要从平面的图像转化成立体的建构玩具,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第一次自由游戏后,我和孩子们进行了讨论,根据孩子们自己观察和遇到的问题,对游戏进行了一些梳理与调整:
1想玩的人很多怎么办?
调整推进
(图片)
①小朋友剪刀石头布,获胜的2个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一起玩。②其他的小朋友选择其他的材料。③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收集纸箱子、各种管子等废旧材料。2.拼搭滚珠架有一定难度怎么办?
①小朋友可以自己设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