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国电视纪录片国际化发展的SWOT分析
作者:姜腾刘成新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16期
发达的传播手段、丰富的创作资源和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为纪录片市场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开拓国际化生存的新空间是中国纪录片产业在新时期的显著表征。而只有对中国电视纪录片国际化生存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才能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国际化生存找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优势(Stre
gth)
(一)国际传播渠道初建立
央视纪录频道的建立为国际传播打开新的渠道。面向全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视纪录频道,填补了中国纪录片缺少本土化传播平台的空白,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了初步的主动权,迈出了塑造中国纪录片本土品牌的第一步。央视纪录频道国际业务的开展,带动了国内行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广泛开展的联合摄制和外包业务对纪录片市场产业链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品牌塑造起到推动作用。
(二)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风格
文化内涵和民族风格是中国纪录片的独有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古老的东方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观众的眼光。《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台北故宫》等历史文献题材作品在国际市场的成功发行,充分表明了中国历史民族文化在国际化纪录片创作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三)强大的华人群体力量
华人群体是国产纪录片海外市场拓展不容忽视的力量,是海外宣传的重要阵地。身在国外、心系祖国的情怀使得海外华人对于记录中国点滴的国产纪录片情有独钟。借助海外华人的力量进行海外宣传,是中国纪录片国际化传播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局限(Weak
ess)
与国外相比较,无论体制、制度、市场还是行业整体水平,中国纪录片市场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如不尽快克服,将会对中国纪录片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形成严重阻碍。
(一)市场机制亟待完善,制播分离力度不足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在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制度下,只有完全法人资格的公司才可能进入市场。作为主要播出机构,电视台依然不是市场主体,而公司体制与电视台的关系还在调整之中1,这无疑是对纪录片市场发展的巨大限制。制播分离仅在很小的范围内实行,整个广播电视行业处于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管制的尴尬境地,创作和销售的自由度被严格限制,事业单位和公司的双重身份对正常的企业化运营造成较大阻碍。
(二)创作理念有待改变,行业标准亟需健全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