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地理必修3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考试说明要求:1、了解区域的含义。2、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主要知识点:1、区域的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区域的特点:①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②层次性;③差异性和同一性;④整体性;⑤可变性。3、案例分析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P2图11,P3图12)长江三角洲共性地理环境差异矿产资源条件人类活动差异农业耕作方式主要粮食作物作物熟制其他工业商业土地条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松嫩平原
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亚热带季风气候区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面积小矿产资源贫乏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还有油菜、棉花等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水产业发达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沿海航线的中点,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一年一熟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温带季风气候区①黑土分布广泛;②耕地多为旱地;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大
4、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5、案例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页共10页
f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地理必修3
①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开垦困难,所以这一时期耕作农业发展缓慢。②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制约因素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如水系提供了天然通道等,农业得到较快发展。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地、桑蚕和棉花产地。③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农业的地位在下降。【相关案例】1、比较秦岭淮河南北地区2、比较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