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课下,与同事们在一起交流,发现现在的问题孩子比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家长、教师、学校对孩子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够重视,才导致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甚至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恶性事件。所以,现在我们应针对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协助青少年形成健康、和谐的人格。
一、学生常见心理问题1、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缺乏合作意识。2、性格孤僻,整日沉默寡言;3、意志薄弱,胆小怕事,缺乏信心。4、爱玩网络游戏5、对学习没兴趣。(一)家庭原因1、亲人的溺爱当前绝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父母从小娇惯,生活上百般呵护,不愿让他们受一点委屈,经历一点风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错误时,父母也不说一个“不”字,天长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当他们走进学校,走向社会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时便不能接受,无所适从。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琴棋书画样样学,英语电脑门门通,考试名列前茅……只要学习好就言听计从,有求必应。而一旦失误,就挖苦讽刺,棍棒相加。家长这种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自尊心受到损害,独立性受到压抑,加上彼此间生活观,价值观等存有差异,很容易造成父母和孩子间关系紧张,隔阂加剧,使子女形成反抗、疑惧、胆怯等消极心理品质,诱发心理问题。
3、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从一些问题学生的家庭背景资料来看,父母的失职是造成孩子发展不正常的重要原因。很多家长忙于生计,或双双外出而未能尽到管理教育孩子之职责,或虽在家但疏于管理教育孩子。有的父母干脆寄托孩子的爷爷或奶奶看管,而老人则一味溺爱,孩子的生活缺乏严格的管理,使他们养成自由散漫、任性等坏习惯。或者欺骗爷爷奶奶,问他们要钱出去上网。有的孩子父母离异或者自己身体有残疾,给他们的心理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形成孤僻、
f自卑等心理问题。4、家长的素质水平有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有
的父母对自己的言行不检点,造成负面影响,带坏了孩子。很多家庭不懂得小学生心理发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用准确的态度和方法协助、关心、教育孩子。
(二)学校原因。1、有些学校只重视学生成绩,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学校平行班之间不定时实行评比。教师压力大,就给学生施加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强行占用课余时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个别教师还歧视、羞辱差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