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关系研究
作者:邵惠惠来源:《学理论下》2016年第05期
摘要: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等成为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建立良性互动的必要因素,二者建立良性互动对政府、对社会都有建设性的意义。由于地方政府和非营利组织自身存在的缺陷,制约二者的发展,更影响其互动关系的建立,因此可从六个维度构建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良性互动关系。关键词:地方政府;非营利组织;互动关系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09702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空前发展,其活动领域涉及文化教育、医疗、环保、社会服务、扶贫、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等。非营利组织的出现使社会各个领域发生变化,国家结构也逐渐向三元结构转变,政府不再成为单一的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针对我国“总体性”的特点,国家与社会关系模糊,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重构已成为普遍共识,调整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关键在于构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良性互动关系。因此,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现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满足公众利益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综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活跃引起了各学科研究者的兴趣。从国际方面来看,国际公共管理学界从不同视角探讨非营利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两者关系的不同模式。如美国的非营利组织研究者Salamo
从“志愿失灵”的角度概括了非营利组织的局限性,发挥补偿作用的同时,在慈善行为的供不应求和业余性方面存在局限性。Gido
、Salamo
、Kramer根据服务经费和服务指标这两个角度提出了四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模型:政府主导模式、非营利组织支配模式、双重模式和合作模式1。西方研究者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及其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和解释视角:福利国家与重塑政府视角下的研究、公民社会视角下的研究、基于权力关系的视角分析、自主性视角下的关系研究2。综合国内的文献,学者大多数是从操作层面即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前提条件、合作效率、合作模式等进行研究。汪锦军(2012)从逻辑条件、合作条件和操作条件三层次条件分析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如何产生合作行为,分别包括共同目标、两种组织互补性、制度环境、组织身份、建立互信等因素。政府对非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