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根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旨在讨论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以及根据这些规律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
学生、老师、教学环境、教学媒体、教学内容。3教育心理学作用:
帮助老师准确地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老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老师结合实际教学进展研究。4教育心理学开展概况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教育心理学诞生。我国教育心理学最早从西方引进,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开展与教育: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比拟短暂的时期,在这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已有研究说明:2岁是口头语言开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2学生心理开展的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3最近开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到达的解决问题程度与单独解决问题到达的程度之间的差异。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
⑴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阶段儿童的认知开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⑵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场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形式。3详细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构造中已经有了抽象概念,能凭借详细事物或从详细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展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详细事物的支持。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详细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5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影响人格开展的社会因素〔1〕家庭教养形式〔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认识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它的开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
f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开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的人格开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过8个顺序
不变的阶段。
1根本的信任感对根本的不信任感〔015岁〕此阶段的开展任务是培养信
任感。
〔2〕自主感对羞怯与疑心〔23岁〕此阶段的开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性对内疚感〔4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