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特征
中国饮食文化特征摘要: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饮食文化不断发展丰富多彩,各地的
特色小吃多种多样,还有融合了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传统。现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绿色饮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中国饮食文化也在逐渐影响着西方的一些国家的饮食文化逐渐渗透融合、博采众长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关键词:饮食文化差异
目录摘要0一、饮食文化特征1参考文献5
一、饮食文化特征“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到中国哲学、
美学、医学等的深远影响,也持久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性格、思维与生活方式。中国人
见面一句习惯性招呼“你吃了吗?”囊括了华夏民族五千年朝代更迭、百姓生灵涂炭的沧桑历史;中国人的语言里,“同甘共苦”、“秀色可餐”、“脍炙人口”、“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治大国如烹小鲜”等各类词则不失生动地阐
14
f述着广泛、丰富、深刻的社会意识与智慧。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又与时俱进,谈及其特征,我想用三个字简要概括一下自己的理解“和”、“异”、“变”。
所谓“和”是指中国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文化处处包含着“和”的因素,饮食烹饪以“和”为要素构建其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
首先,在食料摄取的种类、方式、时间方面,中国饮食十分强调“和”的原则。《黄帝内经素问》中早就记载着古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配膳思路,体现了中国式样的食物多样化及其膳食平衡。中国人的饭菜结构往往是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虽然饭为主食,菜只为下饭,但我们对副食食料和合相偕的要求却丝毫没有降低。为了把不同来源的食物缔结柔和在一起食用并尽量达到色香味俱全,中国人发明了炖、熬、煎、炒、涮、煨、焙、煮、卤等多种烹饪方法,不同食材之间的搭配通常也大有讲究。中国人还有“不食不时”(即不吃反季食品)的说法,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国饮食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其次,在就餐的环境氛围、外延功能等方面,中国饮食用“和”构建其精神形态的根基。以“丝竹绕梁”来增强就餐愉悦气氛是自古至今不断延续、发扬和改进着的特色传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则传达出中国人“美食加美景”意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