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和运用直观手段②直观手段要与训练幼儿感官和动作相结合。
5活动性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幼儿的实际,设计、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②教师主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进行指导,放手让幼儿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三、论述题
27答:5~6岁是学前晚期,即幼儿园大班年龄,也是儿童即将进入小学的年龄。这时期童心理发展的突出特点如下。
1好学好问。幼儿的好奇心都很强,但5岁以后幼儿的好奇心和以前明显不同,他们不再满足于了解表面现象,而是想要知道事物的原因,要知道“为什么”。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事物的兴趣。这一特点的突出表现是,他们非常爱问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5~6岁的孩子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非常喜欢智力活动。总之,强烈的求知欲、好问好学是这个时期幼儿非常明显的特征。
2抽象能力开始萌芽。5~6岁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是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也开始萌芽。幼儿已能够对事物进行分类,能对事物的关系做出判断并正确排出顺序,有了初步的序的概念。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能初步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也能够对事物做出简单的因果判断。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5~6岁的幼儿已出现了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方法,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或是思维、想象等,都有了一定的方法。在观察图片中,他们不再是偶然看到哪就看哪,而是有顺序地按一定的规律去看在注意事物中,5~6岁的幼儿能够采取一定的方法帮助自已集中注意在记忆一些事物时,幼儿也会采取一定的方法在解决问题时,大班幼儿会事先计划自己的思维和活动过程。幼儿认知方法的掌握还表现在他们的绘画活动中。他们能够事先思考,“想一想再画”,也能够有意地去想象画面,进行构思。
f贵州超华教育2018年幼教试题
4个性初具雏形。5~6岁的幼儿已对事物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态度。他们爱憎的态度比较明确,看问题也开始有自己的见解,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其个性已经开始形成,但可塑性还相当大,环境和教育都对其发展产生极大的作用。
28答:身体保健教育活动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动作与行为练习法,指让幼儿对已学过的生活技能、健康行为等进行反复练习,加深理解,形成稳定的技能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2讲解演示法,指教师边讲解边结合动作演示,或以实物、模型演示,具体而形象地向幼儿传授有关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