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年日子怎么过。20世纪50年代末农村流传的民谣材料二人民公社内农业集体劳动以吹哨方式召集农民,“一遍哨子不买
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20世纪50年代末农村流传的民谣材料三1959年的粮食产量仅为3400亿斤,比1958年实际产量4000亿斤
减少600亿斤……由于估产偏高,当年征购粮食反比上年增加173亿斤,达到1348亿斤,超过实际产量的l3。1960年粮食产量进一步降为2870亿斤,比1959年又减少530亿斤,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过程评价:广大干部群众从原则上拥护“大跃进”,并且不辞劳苦地为实现“大跃进”而努力奋斗,这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是难能可贵的。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也取得了一部分实际成果,如著名的大庆油田的建成。但是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未能实现生产力的飞跃,反而造成了极大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并且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两大运动相互推动酿成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些严重失误,最终导致1959~1961年出现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严重经济困难。
思考:一向英明的党中央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失误呢?总结:(1)由于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2)对国情的认识不准确。(3)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影响。(4)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巨大成就使部分领导人被胜利冲昏头脑、盲目乐观。
f(5)长期的革命过程使党和人民习惯于开展大规模的集体运动。
过渡: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开始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首先是在矛盾尖锐的农村进行,并提出了八字方针。令人遗憾的是,党中央虽然
在经济建设中对“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但是未能从思想根源上彻底解决“左”
倾错误,因此酿成了延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板书)国民经济的劫难
多媒体展示材料:
年代
国家财政收入
比上年
1966
5587亿元
244
1967
4194亿元
25
1968
3613亿元
139
1973
8097亿元
56
1975
8156亿元
材料说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使得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损失惨重。那么“文化大革命”究竟是怎样对国民经济产生破坏的呢?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材料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后总结:“文革”期间社会局势动荡,人们将工作重心错误地放在
政治上所谓的“阶级斗争”上,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收到极大削弱,民主和法制
被肆意践踏,经济建设中各项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量知识分子、
科研人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