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顿第一定律
第七章力与运动
让同一滑块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每次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滑块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
伽利略斜面实验中:(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2)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滑块速度减小得越慢,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远。(3)科学推理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同一斜面、同一滑块、同一高度)(4)如果水平面足够光滑,运动的滑块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动者恒动)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注:①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抽象概括出来的。★②一切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0)时,动者恒动,静者恒静。(所以,用牛一解决问题时,关键是看一切外力消失前的状态。)③运动与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一旦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非平衡状态),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2(1)惯性:任何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静止状态或匀直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注: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②惯性是一切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不能说说“物体受到或获得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由于惯性”等。★③惯性是衡量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程度的物理量。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的速度、运动状态等无关。④要把“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
★(2)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
利用惯性:拍打衣服上的灰尘,斧子松了对着木桩来回撞击几下,投篮,掷铅球、标枪等,出膛的子弹,踢出去的球,冰壶运动,跳远(助跑速度越快,跳得越远,但不能说速度越大,惯性越大)。但是,出膛的子弹最终落向地面,是受重力的作用;踢出去的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受阻力的作用,都与惯性无关。
惯性的预防:系安全带,保持车距等。注:刹车或减速,前倾;启动或加速,后仰;左拐右倾,右拐左倾。
二、力的合成
1合力、分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