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方案
11门禁管理子系统
系统将IC卡与电子锁有机结合,进而由IC卡代替钥匙,配合电脑,实行智能化管理,有效的解决了传统门锁的多种不足,其强大的扩展功能更是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本系统的实施将有效保障智能建筑大楼内的人、财、物的安全以及内部工作人员免受不必要的打扰,为智能建筑建立了一个安全、高效、舒适、方便的环境。
111系统架构
门禁子系统主要由前端设备、传输网络与管理中心设备组成。
图1门禁子系统拓扑图
前端设备由感应IC卡、感应读卡器、门组、门禁控制器、网络控制器、门禁管理软件等组成,主要负责采集与判断人员身份信息与通道进出权限,结合电锁控制对授权人员放行。传输网络主要负责数据传输,包括门边设备与门禁控制
f器之间,以及控制器与管理中心之间的数据通讯。管理中心负责系统配置与信息管理,实时显示系统状态等,主要由管理服务器与管理平台组成。
112前端设计
1121门禁点设计原则
门禁点设计主要考虑受控区域的进出权限控制,结合受控区域的环境特点与实际应用需求,通过对进出通道设置门禁设备,限定不同人员的出入权限,并对人员进出信息进行记录查询等。在针对不同受控区域进行门禁点配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按需确定受区域门禁点设计应首先确定受控区域与控制需求,例如楼内区域往往需要限制其它楼或外来人员的进入,需要在主要出入口设置门禁点;物业管理机房一般只允许机房工作人员进出,需要在机房门设置门禁点等;2、全面的点位设置对于需要进行通行权限控制的区域,应全面考虑该区域的进出通道,对所有可能进入该受控区域的出入口设置门禁点。3、配合门禁控制逻辑门禁点配置需要与系统控制逻辑相对应,如单向控制只需在进门或出门处设置门禁点,双向门禁控制则需要在进出两边均设置门禁点。在门禁点设计的过程中,应同时考虑门禁与其它系统的联动,确定各门禁点的联动属性,如某一门禁点与消防信号联动的分区对应关系等。4、便携的识别方式门禁点通过门禁读卡器或生物识别仪对进出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门禁点设置时应根据区域特点与受控区域的安全级别,同时考虑便携性需求,选择不同的识别方式,如单纯的刷卡认证、密码认证、指纹认证、指静脉认证或多种认证方式相结合等。5、合理经济的门禁点汇聚方式门禁点需要与管理中心进行数据通讯,因此各门禁点与管理中心之间需要建设通讯线路。基于节省线材与施工的考虑,门禁点较多的情况下需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