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画信息的简单加工教学心得在FLASH动画设计中老师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几节教学任务下来有的同学对帧,关键帧,空白关键帧等理论概念非常混淆,在具体的操作中乱插一气,结果可想而知。或者有的同学只是单纯的对老师作品的模仿,照葫芦画瓢,虽然暂时成功了,稍一变动就说不出之所以然来,不领其中精髓。这就难以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或是违背了教学目标的初衷,更别谈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水平进行开发创作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何以实现?那么如何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入手,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好的领会其中含义并加以实际应用呢?这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点做法,请老师们多多指导一、实例导入这点我觉得在本案例中尤为重要,甚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上课前我准备了8张卡通图片(当然内容是相近的)然后找一位同学到学生面前演示:,进行快速的播放“这个游戏我想大家在小的时候都玩过,大家看到了什么?”“一个奔跑的小狗!”“小狗跑起来了!”“变成动画了”“对,是变成动画了,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掀起动画的神秘面纱,看一下动画的本质”这样就水到渠成的说明了动画的本质:由于人的视觉暂留现象,静态的画面经过快速的播放就形成了动画。这样就突出了动画的实质,是由图片构成的。“这个动画由八张图片组成,那么这八张图片在flash中就叫做8个帧,它分布在flash的时间轴上,每一个格就被称为一个帧”这时可以找一个flash的小例子,让同学们自己判别这个动画是由多少帧组成,(就是查一下占用了多少个格,这个当然都是没有问题的)这样帧的问题就解决了。二、教学过程1、现在我们就让这个“动画”在计算机中真正的动起来。插入了8张图片运行形成动画“在这个动画里,它共有8个帧,我们逐帧插入了8个图片,这就是我们所称的“逐帧动画”。由于是一帧一帧的画,所以逐帧动画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几乎可以表现任何想表现的内容,当然也正是因为它是逐帧画所以它需要的图片容量也是大的惊人,我们现在在电视上所看的动画片,几乎都是这种逐帧动画。此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计算一下,一个平时3分钟的逐帧动画短片要需要多少张图片才可以完成。(相信学生计算完之后都会觉得惊讶不已,教师可抓住时机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们平时不以为然的即使是3分钟的短片,也包含着无数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所以在观看动画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以一种钦佩、感恩的角度去欣赏)。2、接下来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