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课时2农业生产和布局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2掌握黑土、林区、湿地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以及保护措施。3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途径。
一、农业生产和布局自主预习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结构比较完整,以①耕作业为主导1农业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最大的②甜菜生产基地
2林业地分位布::我大国兴重安要岭的、林小业兴基安地岭,、③④黑长龙白江山省三是大全林国区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2.农业布局1特点:明显的⑤地域性。2布局
以林为主的⑥林农交错地带a.自东向西以农为主的农林、农耕、农牧地带
牧业地带
b.自南向北:海洋渔业地带、⑦农耕地带、农林牧交错地带。思考为什么说“东北商品粮基地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东北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多,土壤肥沃,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7;东北地区人均产粮多,粮食的商品率高,商品率达60以上,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多,所以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合作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结构比较合理,农林牧用地的比例大致是1∶19∶15,布局比较均衡。
但地域差异明显,耕地集中在松嫩平原与三江平原,林地集中在山区,广大平原地区则少林,
牧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1简述东北地区农业结构的突出特点。这种农业结构形成的地理背景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谈谈你对东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建议。2填写框图,说明东北地区的农业布局特征。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东西差异,主要受哪些地理因素的影响?
f3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观点有道理吗?为什么?答案1农业结构特点是农业结构比较完整,其中耕作业占主导地位。地形是这种农业结构形成的重要原因,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耕作业是农业中的主体,又有山地、草原、沼泽等发展林、牧、渔业。存在的问题:丰富多样的农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附加值较高的畜牧业、经济作物等比重较小,整体经济效益低;长期单一经营,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而且对市场波动的适应性较差。东北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发挥各类农业资源的潜力;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适当提高附加值较高的产业的比重,促进农业的协调发展。2答案如图:
东北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