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志难专一。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这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相似A.魏源B.梁启超C.孙中山D.胡适
f9.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A.思想观念B.军事技术C.经济组织D.教育制度10.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变的100年,在中华民族不断奋斗的历程中形成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①是中国的民主革命政治纲领②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产物③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④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D.③④11某同学参观新中国建国55周年科技展,在20世纪60年代展区,他听解说员说“这是军用与民用,医学与核技术等诸多领域突破的时代”,下列哪些图片是这位同学在该展区能看到的①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②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蘑菇云图片③第一颗氢弹的设计科学家们合影④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现场A.①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12有学者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正如在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主要是因为二人A.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B.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C.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13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据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A.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B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C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D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1418世纪一位法国思想家曾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人们思考的问题突出与表现在A批判神权统治B提倡个性解放C倡导思想自由D反对君主专制15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是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