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小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班主任管理策略
作者:高志坚李继宏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第03期
摘要自信心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实施有效的管理策略,可以充分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班主任管理策略主要有:班队会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言;帮助学生学好功课体验成功;进行积极归因训练;重视劳动的作用;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乐观精神;进行积极评价等。
关键词自信心;小学生;影响因素;班主任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28(2009)03001003
一、自信心及其影响因素
自信心是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调查显示:有自信心的小学生,学习起来情绪饱满,学习效率高,遇到困难勇于克服,学习成绩较好,愿意接近老师,在同学中的威信也比较高。这些学生长大后往往能有比较大的成就。而缺少自信心的学生,思维缓慢,学习效率低,记忆力差,即使最简单的事也做不好。因此,自信心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自信心受多重因素影响。比如认知风格、自我效能感和外在评价等。
威特金(Witki
g,1940)研究发现,认知个体有场独立和场依存的差异①。虽然,整体来说,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没有好坏之分,但是进行自我评价时,场独立型的人根据自己的主观认知对自我评价,容易树立自信心;而场依存型的人在自我评价时,容易受他人和环境影响,难以建立坚强的自信心。小学生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除了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也不同程度地受认知风格的影响。
另据研究,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②。自我效能感强的小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敢于挑战困难,勇于进取;而自我效能感差的小学生,难以树立自信心。
此外,小学生遇到失败时,如果把原因归结为可控因素,如努力不够或教学质量差就不会降低自信心;而把原因归结为不可控因素,如能力低或任务难度大就会降低自信心。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当然,教师的评价对小学生自信心的影响也非常大。教师运用得体的富有鼓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则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建立自信。否则批评过度或评价标准单一,不利于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针对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因素,班主任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
二、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管理策略
1增加班队会次数,给予学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