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游沙湖
对应学生用书P103
一、相关背景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只是一个虚衔,无权过问公事,安置在本州居住。次年二月,他到达黄州,一直住到元丰七年才离去。元丰五年1082三月,苏轼因治病求医,在庞安常家住了几天,病好以后,又和他同游清泉寺,《游沙湖》就是这时写的。二、内容提要本文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无拘无束的行文方式,通过描写一个异人庞安常耳聋心明,一处奇景兰溪水向西流,表现了作者风趣、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积极的精神。
一、一词多义
1.相
①因往相.田《游沙湖》动词,观察②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2.疾
副词,互相
①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游沙湖》名词,病②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动词,痛心③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张衡传》动词,痛恨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形容词,强,猛烈3.是
①是.日剧饮而归《游沙湖》代词,这②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形容词,正确③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二、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

f君看流水尚能西.2名词作状语
西:向西去
下临兰溪,溪水西.流西:向西2.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作动词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善:擅长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为”为判断词
②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遂往求疗“遂”前省略主语“予”
1.语言朴素、自然、清淡从艺术上看,作者以极其朴素、自然、清淡的语言写出了非常丰富复杂的感情,并且有层次地表现了感情的发展变化由寓慨于谐,发展到开朗、积极、乐观,由萧疏简淡的叙述到朗声高唱,思想感情的抒发越来越浓烈,读时令人情不自禁地也要伴随作者歌唱起来。2.用笔经济全文只有一百七十二字。写游览所见景物,只简略点出逸少洗笔泉、兰溪水西流。而对兰溪景物的具体、生动、形象的描写,则留到歌词中表现。歌词把静谧幽雅的景色、积极乐观的情绪和精警深刻的人生哲理,浑然无痕地融合起来。在短小的篇幅中,有人物,有事件,有自然景色,有诗情哲理,这一切又似乎是信手拈来,漫笔写成的,充分体现了苏轼随笔小品文的艺术特色。3.思想性和哲理性的高度融合作者善于用深邃的眼光观察自然景物,并赋予丰富的想象,把思想性和哲理性高度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这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