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人声的分类”的讲解。5、了解人声的色彩:童声、男声(高中低音)、女声(高中低音)。为避免枯燥,每讲解一种都配一个演唱片断,使学生真实体验而又记忆深刻。6、分辨人声的类别: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老人河》、《阿童木之歌》片段后,让学生抢答属于人声的哪一类并填空。设问:你们还能举出男声、女声、童声的歌曲曲名吗?7、激发歌唱欲望:1)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嗓音来任意模仿各种人的音色。2)指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嗓子,正确地运用嗓音来和谐地歌唱,唱出自己的美好心声。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3)学生自由选择本单元最喜欢的一首歌曲,分别组成“秋天组”、“红叶组”、“舞蹈组”进行歌唱、表演。为这个单元做一个总复习。
三、小结。
第三课放牧歌谣▲教学目标:一、五首中外牧童题材的音乐作品为我们塑造了各种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通
过这些作品可以感受到放牧孩子的不同心情及他们不同的生活背景,在音乐中感受牧童生活的变化,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二、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牧童之歌》、《牧童》、《牧羊姑娘》、《牧羊女》,体验不同的情绪表达出不同情感。在欣赏《牧童短笛》过程中能随音乐即兴律动表达牧童在放牧劳动时的欢快惬意的情绪。三、了解音符的名称及读法拍法:认识加入我们小音库中的两个新音符SI和DO并结合前面学的音符做“七个好朋友”的音乐游戏。▲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牧童之歌》、《牧童》、《牧羊女》。2、对答式歌表演《牧羊姑娘》。3、音乐游戏:七个好朋友。▲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牧童之歌》△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略)。二、新课教学: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1、边听边看。师边有节奏地念着歌词“红太阳,从天上慢慢地爬上,风吹绿草马儿把头扬……”边在黑板上画着简笔画展现出”红太阳、绿草地、马儿、羊儿和马背上的孩子。
2、边讲边读。1)设问:黑板上的画表现了什么情景?2)揭示课题,解释“牧童”的含义。3)你能像老师那样把画里的意思试着读出来吗?3、边唱边做:1)跟着琴声用“LU”模唱。2)跟琴填词演唱,重点唱好“骑上骏马扬起鞭,赶着牛羊下河滩”,这句中每
小节弱拍上的附点节奏以及八度大跳音程的音准。3)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设计几个动作来记住歌词。4)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新疆哈萨克族的地域文化风情。5)老师展示民族知识讲解课件,详细地介绍哈萨克族的地域文化风情。4、边找边记:复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