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价值的丰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体系性。第二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时性基本特征1课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第三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时性基本特征1课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价值。第四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价值1课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第三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要点:国际一级保护的意义;国家一级保护的意义。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内容:
f第一节国际一级保护的意义(2课时)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特定文化权利的实现。第二节国家一级保护的意义(2课时)保护传统文化多样性;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创新,发展先进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第四章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
教学要点: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新中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显著成绩;中
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教学时数:
5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1课时中国古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国现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第二节新中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显著成绩2课时建国后17年保护非遗的成绩;抢救与保护少数民族非遗的成就;新时期的非遗保护。第三节中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2课时中国保护非遗的组织机构;社会团体保护非遗的成绩;非遗保护形成高潮。
第五章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
教学要点:国外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二战后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
护;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政策、机构和资金情况。教学时数:
6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外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2课时古希腊神话传说史诗的传承;古印度民族口头传统的传承。第二节二战后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1课时日本立法;韩国全民参与;法国形成保护非遗的整套评价标准和管理办法;意大利提出“反发展”的整体性保护新概念。第三节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1课时
f法国设立“文化遗产日”;意大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亮点;日本引入欧美保护非遗的“登录制度”;韩国的商业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