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评审书,制定研究计划,上报开题报告。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获取资料阶段。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交流座谈等方式,获取影响教师教学积极性的第一手可信性资料;2014年5月至10月,用5个月时间,整理、研究分析调查资料,弄清影响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根本原因,形成初步理论材料,印发给研究小组人员及大部分教师,让他们阅读,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确定结论的准确性。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4年11至12月:形成结论阶段。将形成的初步材料,结合教师、小组成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研究分析,去伪存真,精炼升华,形成一份《影响教师教学积极性因
f素调查分析报告》交校委会,作为学校调整学校管理机制,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的参考资料。
七、课题预期效果与表现形式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谐科学发展的关键
因素,本科课题的研究结果将以报告的形式交学校校委会。本报告的形成,将有助于学校管理层确立更为科学化的学校管理机制,制定更富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科学和谐发展。
八、课题组织机构和人员1、课题领导小组:组长:杨玉卓成员:张丽杨高峰2、课题研究小组:组长:杨玉卓成员:张丽杨高峰彭俊九、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的需要
f本课题研究大约需要经费300元,有学校后勤负责。
山阳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杨玉卓2014年4月3日篇三:《基于标准的校本微课探究》开题报告《基于标准的校本微课探究》项目开题报告新郑市梨河镇绰刘完全小学王治平《基于标准的校本微课探究》项目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二、申请本项目的依据(一)微课是新型教育资源的创新。纵观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发展,经历了cai课件、积件、专题学习网站、教学资源库等不同阶段。但不论资源如何的呈现形式,都没有对
f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微课则是将原有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因此,与多媒体课件与视频网站不同的是,微课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因此它是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