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一、初中生少年期的自身发展特点初中阶段孩子的年龄基本在十一二岁至十五六岁,这个时期正是平常所说的少年期。少年期是个体生理迅速发育直至达到成熟的一段时期。由于生理发育的加速和性发育走向成熟,使他们感到不适应,出现不平衡的感受及种种矛盾和困惑。面对这些矛盾和困惑,他们体验着危机感,这促使他们要关注自我的发展和变化,使他们从面向家庭和学校不断地向外界环境开展。该阶段进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婴儿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飞跃期),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采。青春期自我意识首先表现在关注自己的身材、形象上。他们强烈地盼望懂得自己的体貌,如身高、胖瘦、体态、外貌、品位,并喜欢在镜中研究自己的面貌、体态,注意仪表风姿。他们特别注意别人对自己装扮的反映:对他人的良好反响,体现出自我欣赏的满足感;对某些不甚令人满足的外貌特点产生极度焦急的情绪。2深切看重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初中生的能力和学业成绩更加影响着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在群体中社会地位以及自尊感的认识,并逐渐影响着自我的评价。因此,能力和学习成绩是少年儿童关注自我发展、体现自我价值的重中之重。3强烈关怀自己的个性成长。他们认认真真地看待自己个性特点方面的优、缺陷;在自我评价中,也将个性是否完美放在重要地
f位;对他人针对自己个性特征的评价异常敏感。4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在受到肯定和赞美时,内心深处会产
生强烈的满足感;在受到批驳和处分时,会感触重大打击,轻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这是学校和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心理依据。
二、初中生逆反期的反抗原因及方式少年期也即青春逆反期。反抗心理是初中阶段学生广泛存在的一种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强加的力和父母的控制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1为独立自想法识受阻而抗争。他们有着强烈的独立自主的心理需求,而父母往往对此缺乏认识,总想在精神和行为上予以约束和控制,导致其反抗。2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他们需要成人将其视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给予平等的自主性,父母却一味地把他们置于“孩子”的地位,而予以保护、安排和控制,从而导致反抗,使亲子矛盾突出。3观点上的碰撞。学校和父母的教育,多将成人的观点强加于他们,在大小事情方面都已经具有自己观点和主意的“被教育者”会抵触或拒绝接受,从而表现出观念上的某种抗衡。他们不服教师和家长对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