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建筑模型制作》
实验指导书
1
f目录
第一章结构建筑模型3实验一多层楼板结构模型3实验二海洋平台结构模型4实验三模板网架结构模型5
第二章轻型木结构模型7实验四轻型木结构房屋模型7
2
f第一章结构建筑模型
实验一多层楼板结构模型开放性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多层楼板的相关施工规范;2、熟悉多层楼板结构模型的理论计算;3、掌握结构模型制作的方法。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二、实验材料及工具电子称、砂轮机、打孔机、木材(尺寸:长度1000mm,截面有50mm×1mm、2mm×2mm、2mm×6mm、6mm×6mm;性能参考值:顺纹弹性模量10×104MPa,顺纹抗拉强度30Mpa)、502胶水、美工刀等。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方案设计要求方案设计内容包括:方案设计摘要、主要结构图、计算简图和荷载分析、承载力估算等。方案设计格式和要求:第一部分为500字左右的方案设计摘要;第二部分为主要结构图、计算简图和荷载分析、承载力估算等。2、模型制作要求1模型楼层数为4层,各楼板层间距不小于200mm。顶层(第4层)楼面板的高度为1200±5mm,其上四周须布置围护结构或构件(如女儿墙、围栏等),以保证加载时顶层砝码不被抛出。模型总高度不能超过1250mm。2模型各层须铺设楼面板,且须保证可以承放直径为100mm的圆形加载砝码(砝码重量为15N,高度为25mm,中心有1个直径为10mm的圆孔)。各楼层间侧面构件的布置须确保参赛者能用手将砝码安置在各层楼板上面,并能满足加载要求。3各层楼面板必须为平面,且须在楼层外边界范围内须满布楼板(铅锤向投影无孔隙)。其中第1、2、3层楼面板须与模型主体结构固接,且在板的形心处需预留1个直径为10mm(允许误差为±05mm)的圆孔。第4层加载砝码水平自由安置在该层楼面板上,不用插销固定。4模型应在高度为1195±5mm处提供1个顶层位移测试用的拉线环。拉线环线段长度为150mm,一端固定于位移测试高度的模型平面形心处,另一端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