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开,放晴)
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译: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惊,有“起”、“动”的意思)
f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去,离开)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译: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置之度外。(宠,荣耀;偕,一起)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
同。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译: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在朝庭里作高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译:如果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译: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
四、课文理解。
1、“记”是一种文体。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
旷达胸襟。3、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4、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文中“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用原文回答)
答:_迁客、骚人_。
6、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答:进_居庙堂之高
退_处江湖之
7、第2段从空间上突出洞庭湖广大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8、时间上写早晚景色多变的句子;写尽湖光山色的语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9、作者用哪些话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目的:为了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自然转入抒情,引
发下文的议论,突出文章的主旨。表达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10、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阴晦萧索,第四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晴朗明
丽,如果请你朗读,应分别读出悲凉低沉和喜悦昂扬
的语气。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