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立德树人
育人为本,以德为先。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创新实践”的工作原则,以传承红色文化为主线,逐步建立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体系,全方位布控育人格局,架设互动桥梁,提高德育实效,让德育渗透从课堂上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社会,在传承红色教育中,探索立德树人新途径,促使学校德育工作再上台阶。
一、学科德育渗透红色精神
《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提高育德成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1学科德育渗透。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我们从教学管理入手,要求学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把每堂课的红色文化德育渗透目标明确化、目标化。利用校公开课、示范课积极探索德育目标渗透的有效方法,充分发挥学科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引领作用。例如:语文课堂引领学生阅读经典,诵读红色诗词,组织征文比赛;地理课堂和历史课堂结合重走红军长征路线;利用课本,让学生搜集长征故事,举行故事沙龙;音乐课堂唱国歌、唱红歌、举行歌咏比赛等,让革命教育、爱国教育等德育内容于润物无声中植根学生心灵。
2德育课程特色。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构建国家地方校本的立体课程结构。按规定开足《道德与法治》国家课程;利用红色资源,策划经典线路,开发红色德育校本课程,组织编写《战斗英雄任常伦》、《永远的丰碑》等系列读物实现课程育人。
二、德育阵地传承红色基因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德育实践是实施德育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之一。学校是德育主阵地,我们要积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
1以点带面整合红色资源。利用胶东革命烈士纪念馆的红色资源,整合乡镇烈士遗址陵园等社会资源,优化社区教育组织,通过社会实践、研学旅行、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做到连通校园内外;充分利用校讯通、班级qq、微信等新媒体,搭建红色德育交流平台,促进新媒体与德育教育深度融合,构建校内、校外、新媒体立体育人网络,实现全方位红色文化育人。
2以班带校传播红色文化。班级是德育主阵地,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红歌大家唱、书画比赛等等,传承红色教育,激发爱国情怀。各班级百花争艳既弘扬了红色主题文化,又积淀了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