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编制并执行居住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上海、武汉、青岛等地正加大执行居住建筑达到国家节能设计标准的力度,并以政府办公建筑的节能为先导,引发了全国公共建筑节能的启动。南通市市区按建筑节能标准30已建住宅130万平方米,按建筑节能标准50建设的住宅有50多万平方米。实践证明,住宅建筑节能完全可以实现投入不多的成本,就能达到50的节能效果,而且所增加的成本,住户一般可在5年左右收回。同时,节能住宅是绿色住宅,或者是生态住宅、可持续住宅的前提,是开发企业抛出的最响亮的底牌,必定赢得大众的青睐。所以说,节能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三、建筑节能的技术应用(一)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设计要树立“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节能环保理念,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外,还要着重考虑以下四个方面:1环境平面规划(选址、布局、朝向、间距、绿化等符合要求);2单体设计(体形系数、窗墙比、材料选用、围护结构及内隔墙热工性能、阳台处理、必要的遮阳设施等可靠、合理);3建筑细部构造(外墙体尽量不开设洞口,楼地面、楼梯间、屋顶等隔热保温,以及建筑安全节能玻璃窗、保温门的使用);4节能型空调和采暖器的选用,以及集中式太阳能低谷电热水供应或地热泵、空气泵等智能集成系统及其产品的运用等。(二)住宅节能技术模式及其技术经济分析住宅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主要包括外墙体、门窗、屋顶、楼地面和户隔墙等建筑部位。其中,外墙体隔热保温的技术模式对住宅节能的投资和耐久性影响最大,因此,住宅节能技术模式一般按外墙体隔热保温的方式可分为:外保温、内保温和自保温三种模式。
f1外保温模式:外墙外保温(俗称“建筑物的外衣”)是由隔热保温材料通过粉、喷、贴等施工工艺,在外墙体外侧的基层上包一层隔热保温层(其厚度按热工规范计算后,宜提高2030选取,主要避免施工偏差、材料含水、应用等因素的影响),使其传热阻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该模式的特点是能比较彻底地消除“冷桥”的影响;对外墙体能起到保护作用,使其减少或避免裂、渗的通病;室内装修时,一般不会影响到隔热保温层。相对来说,外墙外保温体系面层移位、空鼓、开裂、脱落的现象,成了外保温质量问题的通病;外保温工程易产生局部发霉、结露甚至成霜;实体检测墙体传热系数达不到节能标准的还较为普遍。另外,该模式主要存在着节能投资较大和耐久性差的问题。按外墙体面积计算(不含施工人工费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