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结合建国初期中国的经济建设情况,分析这些预言是否正确?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着手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仅仅经过三年的时间,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就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国民经济的恢复以较短的时间,医治了战争的创伤,使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为进入一个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阶段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中国共产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能力得到了初步检验。为迅速发展生产力,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执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重大步骤,它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二)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造)1、优先发展重工业【提问】一五计划中,党为什么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组织学生结合背景讨论】【教师总结】重工业落后,借鉴苏联经验,加强国防建设,巩固新生政权【提问】一五计划取得了怎样的成效?2、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出示幻灯片】让学生充分感受三大改造【提问】三大改造的本质是什么?它与“一化”之间是什么关系?【组织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它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真正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三大改造的成功标志着社会主义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f了。至此,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展示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取得的一定成果,进行数据反馈)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1956年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此后的十年,党在经济建设领域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出现过严重的失误。【提问】1956年到1966年,在社会主义探索阶段,中国共产党有哪些探索?哪些属于成功哪些失败?【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并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总结】出示幻灯片
正确:中共八大
国民经济的调整
错误:
八大二次会议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1)中共八大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