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眩晕、头晕和头昏鉴别
1眩晕、头晕和头昏的感觉体验不同
眩晕主要是以发作性的客观上并不存在而主观上却又坚信自身或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翻滚的一种感觉(运动性幻觉)。头晕主要是以在行立坐卧等运动或视物之中间歇性地出现自身摇晃不稳的一种感觉。头昏主要是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或迷迷糊糊不清醒的一种感觉。实际上是由不同的靶器官受损和发病机制所致的三种不同病理性感觉体验(临床症状),是人们都能亲身感受到的主观征象。
2眩晕、头晕和头昏的受损靶器官不同
眩晕的受损靶器官应该是主管转体等运动中平衡功能的内耳迷路半规管壶腹嵴至大脑前庭投射区间的神经系统。当人为因素(如自动转体或半规管功能试验等)或病变导致功能过强下降或两侧失对称并超出了大脑调控能力时,将引起眩晕发作,以及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及站立不稳或倾倒等伴发症状和体征。头晕的受损靶器官分别或同时是本体觉、视觉、耳石觉(主管静态和直线运动中的平衡功能)等相关(主要是神经)系统,由于这些单一或多系统外周感觉神经的的信息传入失真或不一致,并超出了大脑调控能力时,所引起的一种自身摇晃不稳感。头昏的受损靶器官是主管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大脑皮质,由多种器质性、功能性疾病或长期脑力过劳等导致大脑皮质功能(兴奋性抑制性以及二者相互转换和诱导的灵活性等)的整体弱化,所引起的一种持续性头脑昏昏沉沉和不清析的感觉。
3眩晕、头晕和头昏的发病机制不同
人体在静态和动态运动中的空间平衡主要是通过前庭觉(壶腹嵴和耳石)、本体觉和视觉系统的协同作用,在大脑皮质严密调控下完成的,从而确保在各种静态和动态连续运动中的体位平稳、准确和视力清晰,其中又以神经元交换较少和信息传递环路较快的前庭系统最为重要。眩晕的发病主要是由半规管壶腹嵴至大脑皮质的神经系统不同部位,遭受人为(转体和半规管功能检查)或病变损伤所引起的一侧或双侧兴奋性增高(刺激病变)、降低(毁坏病变)或双侧功能的严重失对称,前庭系统向大脑皮质不断发出机体在转动或翻滚等的“虚假”信息诱使大脑皮质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调控所致。如半规管壶腹嵴至前庭核间段(前庭核或核下的周围性径路)受损,因前庭眼球、前庭脊髓和前庭迷走等神经功能同时受损,常伴发周围性的水平性眼球震颤、倾倒、恶心和呕吐等临床症状;如前庭神经核至大脑皮质间段(核上的中枢性径路)受损,由于其低位的前庭神经核未受到损伤和代偿功能基本保存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