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总校作业改革方案
作业是教师监测学生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为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拓展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当今时代,大量的重复性作业、低效的抄写作业、单一乏味的作业形式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同时也剥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这些问题也成为学生、家长的沉重负担,造成了大量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主动性。作业的设计、布置、评价如何做到高效,如何通过作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成为我们当前作业改革研究的主题。一、改革目标:1、减少学生重复性作业、低效型抄写作业,提高教师作业设计、布置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做到数量少、质量优、效率高。2、改变单一乏味的作业形式,做到分层作业与实践性作业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3、改革现有的作业评价方式,做到激励性、针对性与指导性相结合。二、基本内容:主要从作业布置、作业内容、作业评价三方面进行改革。(一)、作业布置:1、各学科布置课前作业、课中作业和课后作业。课前作业注重布置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及预习新课的基础知识内容;课中作业注
f重考察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及对新知的强化,要求课中作业必须在课上完成;课后作业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巩固、运用和提升,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2、课中作业: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数学布置课堂作业一年级上学期从期中开始有课堂作业;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均有课堂作业。
小学各年级书面作业安排情况
语文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4次4次3次3次2次2次数学3次3次3次3次3次3次15次15次15次15次15次15次15次15次英语科学
语文一二年级每节课一次写话,三六年级每单元一次作文。数学每周4次作业,英语每周2次作业,科学和品社以单元为单位布置作业,每单元一次作业。初中语文每课一次作业,每单元一次作文,其它学科每章节一次作业,每单元一次综合性作业。3、课前、课后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课前、课后作业;三至六年级除语文、数学和英语外一般不留书面课前、课后(外)作业。语文、数学和英语书面课前、课后作业书写时间,应保证绝大部分学生每天不超过1小时(建议语文学科时间占40数学学科时间占30,英语学
f科时间占30。科学和品社学科课上的单元作业未完成的,可延伸到课下,作业量纳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