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知识目标知识要点1.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比热容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分析。
比热容
课标要求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这两位同学的对话说的是否正确?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
提出问题:大家都做过饭,考虑一下,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时,哪个温度上升的快如何进一步的探究验证?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性能,需要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升高相等的温度,比较各自吸收热量的多少。或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各自升高的温度。进行实验:学生根据所涉及的实验,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同时记录数据。温度升高10℃所需要的时间s温度升高20℃所需要的时间s温度升高30℃所需要的时间s
质量g
沙子水交流评估:让学交流、讨论,在实验的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f归纳总结:(1)装水和砂子的烧杯规格要相同,要保证除了水和砂子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水和砂子升高同样温度吸收热量是否相等来验证其吸热性能是否相同。)(2)实验中砂子需要不停搅拌,这样才会受热均匀。实验结论: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相等。探究点二比热容活动1:根据学生自己探究的实验得出比热容的定义。活动2:让学生自学课本的11页内容,得出比热容的单位、符号和几种常见的比热容值。归纳总结:(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2)(2)单位:J(kg℃)(3)水比热容是42×10J(kg℃),表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热量是42×10J。知识拓宽:出示课件,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来理解比热容的概念。(1)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是由物质本身决定的,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高低、升高或降低温度的多少、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等因素无关,可用来鉴别物质。(2)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比热容改变。(3)比较两种物质吸收热多少时考虑物质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升高的度数这三个因素,吸收多少与物体的温度无关,与物体升高的度数有关。(4)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物体的温度不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