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新平全球化的宗教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谢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尤其是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关心宗教问题。因为从事宗教研究30多年,使我感觉到宗教问题在中国越来越凸显,而且我们今天的宗教问题跟全球化的背景密切相关,今天面临的很多宗教方面的新问题,现在在理论探讨和政策研究方面应该说还有一些一些空白,或者说还有进一步思考的空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很多人从不同的领域都开始关注宗教问题。
应该说在中国关注宗教问题大致有“三界”,政界、教界和学界。政界主要是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待宗教问题,对宗教的理论探讨和政策的制定是起着决定作用的,对宗教问题的考量比较慎重,所以我们说政界是一言九鼎,不轻易表态,但是如果有相应的表态的话,应该说是决定性的,政策性的。
再一个就是教界,一般来说是在教言教,从维护宗教的权益,从宗教自身的弘扬来考量,更多的是从宗教自身内在的角度来看待宗教问题,跟政界和其他的方面是不同的。
还有一个就是学界,学界应该说是用一种开放的眼光来看待宗教问题,善于思考而且多发议论,但这种议论是不是准确值得商榷。我想今天在这里跟各位领导谈宗教问题,是从学界的角度,我谈这些思想,应该说是仅供参考。我们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以学界讨论宗教应该说各种观点都有,不同于政界,也不同于教界,但是跟他们都有积极的呼应。
一、全球化社会的文化意义
首先我想谈一下全球化的社会文化意义。实际上全球化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思想发展的积淀而达成的。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被人们所关注的,应该说这是由于航天航空科技的发展。以前大航海时代要一年两年的路程,今天十个小时左右就能解决。再一个是像电脑、网络等信息技术,使整个世界变成一个通透的世界,没有任何遮盖,而且信息是同步的。在这个条件下,在经济方面出现了知识经济,在整个人类发展的方面出现了全球的生态意识。我们看今天从电脑、网络,到现在我们开始讲的云计算的网络世界,实际上是这种全球化意识的基本定型,它使我们的舆论是全球性的,使我们的经济尤其像资金的流动是全球性的。同样的,对各个国家的主权概念,对政治体制,对于文化思想都有一种极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考虑今天的问题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度,一个地区,我们必须面对全球化。
f全球化从思想渊源来讲,应该说是源远流长,比如说世界大同的思想在中西方文化传统里面都有。我们中国古代思想中关于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