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组织效能,实现组织目标,是学校最关心和重视的。其二,有效教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其三,可以了解我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提高老师对有效课堂教学必要性的认识,提升教师的理念。其四,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本课题研究针对我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具体探讨教师应该掌握和运用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
f二、研究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1、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在教师教学行为影响下,在具体教学情境中主动的建构知识,发展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2、解决教与学的关系,树立“为了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与自身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善于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从而寻找到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行为和评价策略,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教的风格或特点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和步骤。3、本课题研究将立足于本校教学实践,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有效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和整合,以建构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为抓手,开展推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优质教育的行动研究,建立我校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和特色,并形成策略体系。(二)、研究内容:探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1)、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通过引导需求、激发兴趣、设计活动、任务驱动、体验成功等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获得发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中心是学生参与并实施有效的学习过程。(2)、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辅助手段,可以突破认知障碍,排除学习干扰,提高课堂教学有
f效性。(3)、提高对教师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策略和选择,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还应当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力所能及地去充实和提高相应的新的教育教学技能。三、课题研究组组长:李久文副组长:孙焕富成员:郝继勇代龙金孙路路沈金华四、研究进程及预期成果(2013年9月-2014年7月)1、准备阶段(2013年9月1日2031年9月5日)主要工作为:制定“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方法研究”课题研究计划。2、初步研究阶段(2013年9月6日-2014年1月6日):要求教师结合课堂实际进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