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我们善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通过多种途径巩固与发展这种兴趣,才能使数学课上的生动有趣。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总结经验,取长补短,教学质量就一定能稳步提高。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也是从兴趣开始的。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经常听到家长说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就是对玩感兴趣,怎么玩也玩不够,可是,让他稍微多做一些题就不行。怎样才能让孩子对待学习就像看电、玩游戏那样投入呢?孩子在3~5岁时特别爱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孩子遇到什么就会问什么,家长往往被他们问得张口结舌,就不耐烦地说自己头疼,不愿意被孩子缠得没完没了,就把他们交给电视和录像了。其实这些问题恰恰是孩子求知的萌芽,家长面对孩子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应该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解释,引导孩子看专门给幼儿看的“十万个为什么?”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对一些物质现象有感性的认识。不要以为孩子小,听不懂,但就在他们似懂非懂的时候,了解了许多知识。曾有心理学家建议家长给一岁以内的婴幼儿颂读一些儿歌、故事等内容,对增加脑细胞的信息量有很大作用。所以,家长不要以为孩子还不懂事,但他们的大脑是非常活跃的,不能忽略从小对他们的教育。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学生只有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地接受它,集中精力地学习它。而数学学科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感到有些枯燥,困难。作为数学教师,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能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时刻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与学之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1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引起学习兴趣
课堂是小学生学习的空间,好的课堂氛围,会令学生如沐春风,个个心驰神往,学习起来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与数学教师之间有一种亲和力,那么,他自然会喜欢数学这门学科。身为教师,首先应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要把爱洒向全部孩子,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热情耐心的帮助;在他们汇报交流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尤其对待班级中的一些后进生,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哪怕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