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谁轻谁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道可以通过预测、掂量、称量等方法来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称量比预测和掂量能更准确的比较物体的轻重。知道用不同材料做成的大小相同的物体,它们的轻重可能不同。2会使用简易天平,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会用一定的方式记录不同物体的轻重。3能在预测、掂量中发现问题,进一步增强探究物体轻重的欲望,并寻求科学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意识到工具能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教学重点:能较准确地描述出物体的特征。教学难点: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教学准备
乒乓球、木块、塑料块、小橡皮、大橡皮各一份,简易天平1台(含称量盘)、同样大小的回形针若干、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出示上节课制作的表格,对于这些物体,我们如何知道它们的轻重呢?(板书:轻重)2学生说一说如何知道轻重,了解学生已有的前概念。3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物体的轻重,揭示课题谁轻谁重。二、探索1:预测物体的轻重1观察ppt上的五个物体,说说它们的大小如何。木块和塑料一样大,橡皮有大有小。2预测五个物体谁轻谁重,用数字15表示,最轻的用1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3展示学生的预测,说说这样预测的理由。4对比不同小组的不同答案,引出排序的结果不一样。三、探索2:掂量物体的轻重1过渡语:大家对五个物体的轻重预测不同,那么我们来掂一掂的方法,比较它们的轻重。2下发物体,学生掂量物体的轻重3用数字15记录,最轻的用1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4交流:①介绍自己组掂量的方法②说一说五个物体掂量时遇到的问题③发现木块和塑料很难用掂量的方法得出结果。
f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5展示几个组不同结果,引出掂量得出的结果还是不能统一。四、探索3:称量物体的轻重1过渡语:我们掂量了五个物体的轻重,结果还是不一样,古时候人们用一种简单的工具古代衡器,看看这个仪器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介绍古代衡器的制作原理。两边一样重,平衡。哪边重,哪边就下垂。3古代衡器已经很难找到了,看看这个简易天平能不能代替古代衡器,称出谁轻谁重?4演示:利用简易天平来比较木块和塑料的轻重。5思考:利用回形针,怎样的称量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快速的知道五个物体的轻重。6利用简易天平称量五个物体7交流汇报,五种物体的轻重达成共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