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掌布中学:杨胜丽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2、用方程组的数学模型刻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应用数学的能力;2、将解方程组的技能训练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进一步提高解方程组的技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2、在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实用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结合实际问题,向学生渗透废电池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我国的《计划生育》法中的第一、二、十五条。在教学中有机适度的渗透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让学生重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与法律的联系。
(四)教学重点:1、探索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2、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方程建模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
f难点:分析、理解题意,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简单复习一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然后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例1;为保护环境,某校环保小组成员收集废旧电池,第一天收集5节1号电池,6节5号电池,总质量为500克;第二天收集3节1号电池,4节5号电池,总质量为310克,1节1号电池和1节5号电池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解:1节1号电池的质量为X克,1节5号电池的质量为y克,依题意得:
5x6y500
{3x5y310
{解这个方程组得:x70y25
答:1节1号电池的质量为70克,1节5号电池的质量为25克。
学生观察此题结果数据,再由教师讲解,并渗透环保教育相关知识。
你知道废电池的危害吗?
废电池中所含铅等重金属对土壤、水源的污染只是一种短期内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却是潜在性的长期危害,土壤具有一定的孔隙,对有机物或含碳、氧、磷、硫等化合物进行降解后,可生成无毒或低毒物质,表现出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是汞、铅、镉等重金属进入环境后,却不易被除解,长期蓄积在土壤中。破坏自然的自净能力,使土壤成污染物的“储存库”,最终降低土壤肥力,在这样的土壤中种植农作物,重金属会被植物根系吸入植物体内,引起农作物减产或长出的农作物会有害,在土中的重金属还能不断迁移到相邻的环境介质中,被雨水冲刷后渗透到深层土壤中,随地下水进入江河水源,人一旦饮了这种水,就会出现多系统多器官的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