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侨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1宗法分封制体现了早期国家形态的一些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形态的演进,宗法分封制逐渐衰落。其衰落的实质是A.诸侯国力量增强,彼此进行争霸战争B.血缘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C.周王衰微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D.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其势力不断增长2康熙帝曾说“朕生来不好仙佛”,他多次在他的宫廷教师面前“斥责了佛教和道教”,但另一方面,“康熙帝保护了喇嘛教,频繁地拜谒佛教的圣山(五台山),并且修建了大量的佛教寺庙。”康熙帝这一行动,最主要出于A.争取社会政治势力的支持C.通过宗教手段控制思想言论B.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D.对宗教的态度和认识发生了变化
3.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A.相权的削弱B.三省六部制的破坏C.事权的分割D.理学的束缚
4.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5《元史食货志》载:“(至元)二十一年(1285)年,设市舶都转运司于杭、泉二州,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蕃,贸易诸货。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凡权势之家,皆不得用己钱入蕃为贾,犯者罪之,仍籍其家产之半。其诸蕃客旅就官船卖买者,依例抽之。”材料中元政府的措施A.抑制了海上走私活动C.降低了对外贸易的风险B.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D.打击了外国商人的积极性
6.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
f往美洲。这种贸易持续了二百多年。学者认为: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促成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有①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东西方联系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①③④B.①②③②中国商品对西方人有吸引力④白银在中国市场上大量流通C.①②④D.②③④
7.某思想家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休惕侧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下列选项中,属于上述思想合理延伸的是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