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整体设计
本节内容中的第一个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上章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得出的。第二个知识点“惯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学生们很少想过为什么。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入手提出问题,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解释清楚了现象,对牛顿第一定律也就有了较好的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是本节的重点,对惯性现象的解释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中教师重在引导,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及现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合理推测。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好探究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实验现象非常明显,重要的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在教学活动中,应突出这一过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推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对惯性现象的理解和应用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再现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些现象,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而理解惯性的概念。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惯性的概念,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过程与方法1.经历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论证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探究活动的参与,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并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教学难点1.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2.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学方法探究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正确推理,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法:在学习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第1页
f理解惯性的概念,学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
惯性小车、斜面、光滑木板、毛巾、棉布、棋子、直尺、长方体木块、两个定滑轮、钩码若干、细绳、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视频导入通过媒体播放一组生活情境动画:如关闭发动机的列车、自由摆动的秋千、踢出去的足
球、自行车比赛中冲过终点的自行车、滑雪比赛中到达终点后的运动员等一系列运动的物体最终要停下来的动画。
学生观看并思考问题:物体为什么会运动?物体运动是否需要力的维持?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呢?
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