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语文古诗词“三美”教学浅谈
武穴市实验小学吕美春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个人审美能力的重要载体。但古诗词教学历来又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关键原因是由于古诗词所具有的特殊性,它凝练、含蓄、变化的语句和深奥抽象的意境,再加上作者所处的遥远陌生的时代环境,现代的学生很难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很难让学生找到共鸣点,容易使小学生感到学习的乏味。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我试图从古诗词的绘画美、语言美、色彩美等方面入手,以期使古诗词教学中充满韵味,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一、想象联想再现绘画美
诗与画是相通的。苏东坡评价王维时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玩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但是诗词毕竟是语言艺术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所以诗词的教学,应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真正理解和品味诗歌的内涵和主旨。(一)创设诗境,感知绘画美古代诗歌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渺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我采用吟诗赏画的方法。在弄懂诗意后,让学生欣赏一幅深秋山林图,学生边吟诵诗,边欣赏画,仿佛自己就是诗人,悠然漫步在弯曲深远的石径小路上,两旁枫叶似火,随风摇曳,阵阵凉爽的秋风吹来,多么惬意,多么舒畅!不知不觉中体会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必须用小学生能接受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理解、去体验、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从而为学生体验到诗歌的语言美打下基础,铺好水到渠成的基石。(二)展示意境,欣赏绘画美意境,是诗词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古诗词的作者往往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这也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
1
f如教学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时,引导学生到一个特定放入场景,然后用耳朵听一听,眼睛看一看,鼻子闻一闻,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使诗歌形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