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更有效的对员工人事档案进行妥善保管,有效保守机密;同时为了维护人事档案材料的完整,防止材料损坏,便于高效、有序的利用档案材料,特制定本制度。二、归档范围全体员工之个人档案(入职档案、培训档案、绩效管理档案、离职档案)、统计资料、劳动工资、会议记录、决定、委托书、协议、合同、通知等具有参考价值的文件资料。三、档案管理员职责由行政部专人负责保管人事档案,收集、鉴别和整理档案材料,保证公司及各部门的原始资料及单据齐全完整、安全保密和使用方便。四、档案管理内容(一)员工入职档案1)个人简历;2员工入职登记表;3)应聘人员登记表;4)面试记录及待遇核定事项审批表;5)笔试结果报告;6)身份证复印件7)学历学位、资格证书复印件材料8)离职证明;9)试第2页共8页用期员工跟踪表10试用期考核表11各类合同及协议;12)员工异动履历表。(二)员工培训档案
f1)培训通知;2)培训签到表;3)培训总结报告或考评结果;4)派出培训审批表;5)员工外派培训合同;6)外出培训反馈表证书原件;7)员工培训统计表。
(三)绩效管理档案将员工绩效考核相关的档案资料按月归整。(四)员工离岗档案员工离岗包括员工与公司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死亡等情形。五、相关规定(一)基础管理1、原则:分类标准、归档及时、排列有序、层次清楚、整理规范。2、员工入职前,人力资源部应对人事档案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核查,如有虚假,可不予录用或解聘处理。3、人事档案按入司时间分类存档,按在职人员、离职人员进行整理,并及时登录于《在职员工人事档案目录》(附件一)、《离职员工人事档案目录》(附件二),并在档案袋上填写各种人事资料的名称及对档案袋进行编号。人事档案原则上为永久保存。4、当在职员工的基本档案资料有变动时(如学历变动,身份证号码变动、个人技术职称变动,婚姻状况变动等),应及时将相关资料复印交人事部归案,原件当场查验。5、调动和录用入公司的员工,应在办理手续前调阅档案,
f在其报到一个月内立档。对调入或新建立的档案都应造册登记。6、对员工进行考察、考核、培训、奖惩等形成的材料要及
时收集、整理立卷、保持档案的完整。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认真鉴别,保证材料的真实、文字清楚、手续齐备。材料须经组织审查盖章或本人签字的,应在盖章、字后归档。
7、员工离职档案每月清查,另外存档,档案保存原则上三年后方可销毁(高管及核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