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6课时
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教学目标】
1.认知: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含
义,理解矛盾的概念,掌握矛盾观点。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向上。
3.运用: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正确处理自己人生中的问题,
在解决人生矛盾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进步和发展。
【教学重点】
1.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2.正确对待人生矛盾。
3.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教学难点】
1.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录像:
《猫和老鼠》片段
学生分析两者的关系,引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提问:生活中我们还能找到哪些这样的事例和现象?
2、学生小组竞赛活动:
1分钟之内,以列举的生活中具有两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最多为胜。
1
f我们身边具有两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有: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祸、正气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后、战争与和平等;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3、人民日报(2012113)十八大特刊“回望10年历程,中国社会结构变化之深、利益格局调整之大、遭遇的外部环境之复杂,实属罕见。市场经济的冲击余波未了,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的浪潮又不期叠加。分配焦虑、环境恐慌,拼爹时代、丝心态,极端事件、群体抗议,百姓、社会、市场、政府的关系进入“敏感期”。人民群众不仅要福利的拓展,也要公平的过程;不仅要权利的保障,也要权力的透明。满足“需求”,回应“要求”,不仅关系到发展能否实现“正义增长”,关系到13亿人的政治信任,更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前途。
人,是发展的全部意义所在,人没了,发展还有什么用?人,也是决定发展的最大变量,人心齐,泰山移。这些普通的常识,在这一个10年里,被升华成一种实实在在的治国理念和政党实践,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目标,变成社会建设的鼎力推进。发展是为了人民,因此,需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因此,要“最大限度激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