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政府部门的各类服务事项,构建统一的基层服务平台,由社区专职信息服务员负责通过该窗口受理居民需要政府服务的事项,实现一站式受理,职能部门分头办理的服务模式,以服务积聚人气,赢得基层群众对社区信息化的支持和依赖。在搞好政务服务的同时,要通过社区信息化建设,培育社会力量为基层提供高质量的家政服务。要重新认识和定位社区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城乡居民对专业正规的家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另一方面,我市目前的社会服务还很不规范,整个家政服务业还处于分散状态,缺少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有效地监管,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服务纠纷时有发生。目前一些社区也开展了面向居民的服务,但主要是为一些特殊群体提供有限的家政服务,社区本身没有能力和义务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但为了履行政府交付的任务,这些有限服务还处于苦苦支撑的尴尬状态。满足居民多样需求、提供专业正规的服务,同时将社区工作者从家政服务中解脱出来,必然要由政府出面,通过培育专业的社会力量来实现。通过社区信息化建设,可以构筑社会力量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的桥梁:通过信息化手段,采取政府监管、企业加盟、居民监督的形式成立和运作大型家政服务公司,借助统一的社区门户网站和服务电话发布和受理服务,将政府、企业和居民有机联系起来,发挥不同的角色作用,完全可以高质量地满足居民对专业家政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下一步,社区信息化与民政信息化要积
f极互动,搞好社区服务,宁波、杭州等一些城市的先进经验也验证了这一点。三是延伸公共管理平台。社区作为人民群众生活的集聚地和社会活动的基础层,应是各级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现实中,公共管理平台由于信息断档,基本上是停留挤压在街道一级,并不能直接到达基层社区,导致公共管理缺位和滞后现象频发。要通过社区信息化建设,将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和社区信息平台有机融合,实现公共管理平台的有效延伸。各级政府部门与社区工作积极互动,借助相对完善的社区信息数据库,通过充分挖掘数据资源,可以做到主动作为、及时作为,显著提升政务管理水平。特别是计生、公安、城管、民政、卫生、老龄、安监、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工商、税务等与社区居民和企业联系较密切的部门,通过平台延伸,把社区信息平台作为自身工作的立足点和起始点,更可以大有作为。四是修筑社区居民反映诉求、消除矛盾、参与治理的通道。应该看到,社区居民不只被动地接受管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