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12座大中型水闸、3座船闸、2座涵洞、2条鱼道以及输变电工程、引排河道组成是一个集泄洪、灌溉、排涝、引水、通航、发电、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其中4座抽水站共装有大型立式轴流泵机组33台套装机容量53000KW设计抽水能力为400立方米每秒是目前我国乃至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其中位于入江水道上的5座节制闸以万福闸最大65孔设计泄洪流量7460立方米秒。江都抽水站及配套工程建成后使所辖排灌区内旱涝之年增产保丰收保证运河航运、工业及城镇生活用水并通过自流引江水补充沿海垦区灌溉及冲淤用水。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即以此为起点。
该工程建成以来年平均抽引江水158天年均抽水量40亿立方米至今共抽江水北送1000亿立方米排涝水300亿立方米自流引江水东送950亿立方米泄洪9000亿立方米为苏北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f第六节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江引水可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
南水北调工程的利弊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1解除了汉水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南方输水区而言有利影响集中体现在汉水中下游饱受洪患之苦的数十万群众将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兴建而受益。加高丹江口大坝至后期规模是完善汉江中下游防洪体系解决汉江中下游和武汉地区防洪问题的最经济、最有效、最关键的措施。汉江的防洪重点中下游平原地区两岸受堤防保护的人口1200万耕地1700万亩还有众多城镇、工业和交通设施它们在湖北省社会经济格局中极为重要。
2全面缓解北方10多个省市区的水危机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完成后将全面缓解京、津、冀、豫、鲁及黄河上中游的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10多个省市区的水危机惠及3亿人口。
f3大大增加了供水防洪的经济效益仅中线近期工程在供水和防洪两方面的直接效益初步估算年平均效益达456亿元。
二、不利因素
南水北调的调水规划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总体投资是三峡工程投资的两倍多无可争议地成为全世界最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