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对付这种败德行为,就不会有哪家私人保险公司愿意开办汽车保险的业务,市场机制在道德风险面前失去了其调节作用,因而资源也就不能得到有效配置。
如果信息的不对称表现在实行公司制的委托人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即股东和代理人企业的经营者如董事会和经理之间,还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所谓委托代理问题,就是指委托人不能确切地知道代理人的行为而产生的问题。产生委托代理问题的条件是:1委托人利益的实现取决于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2委托人所要实现的目标不同于代理人所要追求的目标3委托人掌握的信息少于代理人掌握的信息,即存在信息不对称。在所有者即委托人不能确切地知道经营者即代理人的情况下,容易使企业所有者即委托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出现异化,使代理人在经营活动中更多地追求有利于自己利益的目标,因为利润最大化只对资产的所有者即委托人更为有利。在此情况下,如果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能实现,就不能实现生产者均衡,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无法实现。
此外,市场信息的不完全还会使生产者无法选择最优的资源进行生产,并根据消费者偏好选择最优的市场,当然也就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可见,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消费者难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厂商也难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作为微观市场主体的消费者和厂商不能采取最优化行为,就不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也是不充分的,在上述许多场合它都无法对资源进行最为有效的配置,因此也
7
f就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出现市场失灵。在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客观上就要求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进行适当的干预。
2018年中级统计师知识点微观经济政策
由于垄断会导致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因此也就产生了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的必要性。政府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的方式或政策是多种多样的。
第一,有效地控制市场结构,避免垄断的市场结构产生,是一种重要的管制措施。例如,当某种产品市场形成了垄断或已经具有垄断的趋势时,对垄断企业进行分拆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因为把一个垄断企业分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企业,就可以打破垄断,形成竞争性的市场。
第二,对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进行管制,也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一般情况下,与竞争性的厂商相比,垄断厂商总是通过限制产量来提高价格获取垄断利润,因此,对垄断厂商进行价格管制,也就是说,由政府规定产品的限制价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