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沟通与指导策略
作者:高丽丽来源:《新课程》2020年第30期
摘要:艺术是孩子从小需要接触的内容,通过相关的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观察力,而幼儿在基础阶段会参与各种美术教学活动来增强他们认知事物和欣赏事物的能力,所以美术教学活动对于幼儿而言至关重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幼儿相应的指导,不断和其进行沟通,让他们能够对美术教学产生兴趣,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在教师的不断沟通和指导之下,幼儿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培养其艺术审美。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沟通指导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能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因为幼儿还处在培养认知能力的阶段,所以教师会利用一系列的活动来增强他们的感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美术教学活动就是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方式。让幼儿自己参与到创作“美”的过程之中,增强幼儿的认知,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针对幼儿这一年龄段,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更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参与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美术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来培养幼儿的能力。
一、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概述
当前幼儿的美术教学活动,并不仅仅包括绘画这一种,因为美术本身涵盖的内容就比较广泛,那么针对当前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主要有三项内容,即绘画、手工和美术。绘画就是让孩子们能够利用画笔和纸这类工具去模仿或者是创造不同的视觉形象,手工就是让孩子们开始学会动手进行一系列的手工制作,增强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美术欣赏主要指的是幼儿除了自己进行相关美术作品的创作之外,还需要学会欣赏和感受他人的美术作品,在欣赏优秀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加强他们的感知,促进美的升华。
二、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沟通与指导的重要性
幼儿具有独特的创造力和感知力,所以他们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会产生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和幼儿进行沟通,那么他们将无法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无法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幼儿本身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教师应该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让孩子能够找准学习的方向,增强他们的美术功底,所以通过沟通和指导,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更加理解幼儿的学习状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
三、美术教学活动中如何运用沟通与指导策略
f(一)耐心引导,培养观察能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让幼儿学会观察世界,认知世界,而如果没有耐心引导,r